2009年,国内粗钢和生铁产量分别达到56803万吨和54375万吨,同比增长12.90%和15.90%,强力拉动了我国焦炭需求的增长。尽管焦炭出口大幅降低1159万吨,降低95.5%,以及重点大中型钢材企业入炉焦比降低,节俭焦炭近1000万吨,我国焦炭表观消费量仍旧高达约3.526亿吨(按中国炼焦行业协会调研分析数据测算),同比增长约3700万吨,增长约11.78%,是我国焦炭消费历史上消费最多的一年,也是我国生铁产量增加最多、高炉炼铁入炉焦比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。
图8为2000年-2009年我国焦炭消费量及增长率,这里包含了钢材、化工等所有行业的消费量。可以看到,2000年以后我国焦炭消费量逐年增长,2001年增长率为5.35%,之后5年均延续在2位数以上,在2005年达到顶峰,随后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、钢材生产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,增长率逐年回调,至2008年降至最低位,但是2009年又升至13%。
随着废钢开始回收,大批电炉投入使用,钢厂普遍采用喷煤技术,焦炭利用率提高,焦炭生铁比降低,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焦炭消费量增长速度有所下降。从2000年至2009年数据看,焦炭消费也是连续增长,期间我国生铁产量由1.31亿吨增长到5.44亿吨,增长了4.15倍;而同钢材期货铁行业焦炭耗费量由7720万吨增长到2.94亿吨,增长了3.8倍。也就是说,钢材行业的焦炭单耗呈现了降低。这得益于钢材行业大力发展高炉喷吹煤,着力下降铁钢比,节能降耗等办法。
在所有行业中,只有钢材行业焦炭消费量上升,由2000年的73.95%大幅度上升到2009年的85.00%,上升了11.06个百分点;化学制品行业由10.10%降低到7.32%;有色冶炼由2.00%降低到1.55%;通用设备制作业由1.90%降低到1.86%;其他工业由8.60%降低到3.43%;农业由1.38%降低到0.27%;生活消由1.31%降低到0.25%;其他类由0.75%降低到0.32%。见图11。
2009年,我国焦炭总消费量为2.94亿吨,其中华北地域为1.07亿吨,东北地域为0.34亿吨,华东地域为0.86亿吨,中南地域为0.38亿吨,西南地域为0.19亿吨,西北地域为0.11亿吨。由图14和表6可见,华北地域不但是焦炭主产区,其消费量也最大,占国内焦炭总消费量的36.4%,若考虑地理位置纳入河南和山东,则该区域焦炭消费量约占国内总消费量的50%,消费量排名前10的省份也有5个在该区域。
依据生铁产量的地域散布可以间接得到焦炭消费局面,2000年-2009年我国各地域生铁绝对产量和较为产量分别见图15和图16。在各地域中,华北地域生铁产量占据绝对优势,近年占全国比重明显上升,从2000年的32%上升到2009年的36%,其他地域均微幅降低。从焦炭和生铁生产在我国各区域间的散布看,存在较大程度的不匹配。六大区域中,华北、西北和西南地域的焦炭占比高于生铁占比,这也是这3个区域生铁占比呈现上升的原因之一,而其他3个区域,焦炭占比均低于生铁占比,由此为了满足各区域生铁生产地需要,需要配置庞大的运力。
焦煤期货开户返佣,焦煤期货开户居间,焦煤期货开户返佣网【超低手续费】在生产区的尽头,可供销 鸡蛋的现货价格已经稳定 生猪价格在北方呈下降趋 印度的补贴可能会导致大 亚洲需求强劲,澳大利亚 菜籽油价格稳步攀升,达 热带风暴泽塔来袭,ICE期 库尔勒棉花收获进入最后 大豆市场波动剧烈 菜油还能再抗油脂大旗吗 沪锌关注宏观情绪变化 美国石油和天然气钻井平